中醫是一門相當廣大精深的學問,有自己的一套診斷、治療和用藥體系,主張以陰陽五行作為主要理論基礎,透過各式診斷來對應人體的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等,再藉由草藥、針灸、拔罐等物理方式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既治標也治本。
而這門學問至今仍然流傳下來,廣泛應用在華人社會,甚至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緊迫時,台灣的中醫研究團隊也根據古籍,研發出能夠協助治療新冠肺炎的「清冠一號」,並且行銷至美國、新加坡、澳洲、加拿大、英國等世界各國。
臺灣清冠一號,簡稱「清冠一號」,是由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的抗新冠肺炎藥物。此處方藥材是依據明代張時徹所輯《攝生眾妙方》中的「荊防敗毒散」為基礎,增減調配出共十種能抗疫的中藥材。
清冠一號成分與方解
清冠一號的成分包含能「辛散解表」(增加血液循環、能促進汗液排出)的荊芥和防風,以及可以「清熱宣肺解毒」(幫助清除內熱、止咳化痰、疏散肺氣)的薄荷、桑葉、黃芩等。
目前為合法的處方藥,可在醫師問診評估後開立藥方取得。
藥材列表 | 方解 |
1. 荊芥 | 辛散解表 |
2. 防風 | 辛散解表 |
3. 薄荷 | 清熱宣肺解毒 |
4. 桑葉 | 清熱宣肺解毒 |
5. 黃芩 | 清熱宣肺解毒 |
6. 板藍根 | 清熱宣肺解毒 |
7. 魚腥草 | 清熱宣肺解毒 |
8. 全瓜蔞 | 寬胸祛痰 |
9. 厚朴 | 降氣平喘 |
10. 甘草 | 調和全方 |
▲ 清冠一號成分與方解
*備註:雖然目前有公開的實驗配比數據,但實際的有效配方與劑量比例為營業秘密,只有經授權配合製作 的 8 間 GMP 藥廠才知道。因此不建議自行到坊間中藥行抓藥,並且須經醫師診斷判斷才能處方使用。

圖片來源:cottonbro@Pexels
清冠一號專治疾病與適用族群
清冠一號主要能治療咳嗽、氣喘、發燒、痰多、黃痰等症狀,可以有效緩解流感及新型冠狀病毒病所引起輕症,阻止病毒入侵細胞、在體內大量複製,並且減少肺部纖維化破壞。但因為多數藥材都偏寒涼,主要是針對有症狀者調配,因此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不建議一般民眾將清冠一號作為一般防疫茶使用。
平時就能喝的日常防疫茶
由於目前台灣與世界各國的疫情嚴峻,為了預防大家因過度擔心而誤將「清冠一號」當作防疫茶強身,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也順勢推出「國家中醫藥所防疫茶」配方,採部分清冠一號含有的藥材,如桑葉、薄荷和魚腥草,再加入可以益氣的黃耆、紅棗等,調整成可以養肺益氣的防疫茶,兼顧內在防禦力與養生。詳細配方如下表:
國家認證的防疫茶配方有哪些?
在這方「國家中醫藥所防疫茶」中所使用的藥材有黃耆、桂枝、桑葉、薄荷、魚腥草、生薑、紅棗、甘草,共 8 味,屬性皆溫和,不容易造成身體弱化或是腸胃損傷的副作用,可以當作日常保健引用。
藥材列表 | 比例 | 方解 |
1. 黃耆 | 三錢 | 補氣固表 |
2. 桂枝 | 二錢 | 溫經散寒 |
3. 桑葉 | 三錢 | 清熱宣肺解毒 |
4. 薄荷 | 三錢 | 清熱宣肺解毒 |
5. 魚腥草 | 三錢 | 清熱宣肺解毒 |
6. 生薑 | 三錢 | 祛風散寒 |
7. 紅棗 | 五枚(揑破) | 養血安神 |
8. 甘草 | 二錢 | 補中益氣 |
▲ 國家認證之防疫茶成分、比例與方解
*備註:此配方為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認證的日常保健防疫茶,民眾可以依此向中醫師諮詢。若本身患有肝炎及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不宜使用。

該怎麼使用防疫茶保健?
站在中醫學的觀點來說,人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病邪入侵人體。若體內的正氣沒辦法戰勝邪氣,就容易引發風寒,因此平時可以透過飲用上述的防疫茶,加強抵抗力,固本的同時也補氣。
沖煮方式很簡單,只需要按照上述的藥材比例,將所有藥材置於鍋中並加入2000~3000cc 的水,先用大火煮滾後,改以小火熬煮 15 分鐘,接著就能熄火、濾出藥汁當作防疫茶。一天大概 1-2 杯即可,飲用過量非但不會更有幫助,還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太大。且每個人的體質都略有不同,建議在飲用前還是可以先諮詢專業中醫師的診斷,才能喝得健康又安心!
其他中藥材的防疫功效
除了國家建議的防疫茶配方外,在日前中研院的一項研究也證實在經過倉鼠肺部病毒研究試驗後,中草藥靈芝多醣體RF3、薄荷及紫蘇萃取物等 5 種是具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潛力藥物,能降低病毒量約 60%至80%。
1. 靈芝多醣體RF3
靈芝是自古流傳的「上上品」草藥,其中的多醣體有助於調節免疫力、增強體力,市售也有相當多保健品主打靈芝功效。而其中 RF3 是指利用先進技術萃取靈芝多醣體單位活性最高的第三區段 F3,對身體健康有著最顯著的效益。
2. 薄荷
相較於靈芝,薄荷在日常生活中取得較容易,經常用來入菜或是做成沁心的薄荷茶飲。事實上在中醫的古籍中就有記載薄荷是疏散風熱的涼藥,帶點清香,能暢通淤滯的肝氣,讓心情與頭腦變得更開朗。平時可以用薄荷加點檸檬片泡水,或是沖點菊花薄荷茶、紫蘇薄荷茶,來抗菌、提神、預防感冒喔!

圖片來源:Gustavo Fring@Pexels
3. 紫蘇
紫蘇是料理中常使用到的配角,像是紫蘇飯糰、紫蘇梅汁排骨或是在沙拉中加入紫蘇葉等。原因在於紫蘇葉不僅具有清新的香氣,還有能提升免疫力、幫助腸胃消化等好處,從天然飲食中就能保健身體。
其實綜觀全文會發現,比起西醫「有病治病」,中醫更強調的是從日常中強健身體,無論是喝防疫茶增強免疫力,還是透過藥食同源的「紫蘇、薄荷」從飲食中養生,都是在疾病發生前,鞏固好身體的基本!
在這個疫情多變的時代,除了多多做好外在防護,勤洗手、戴口罩、做好自身健康管理之外,也別忘了平時多從各方面提升內部防禦力,減少病菌入侵的可能,就能有效預防新冠肺炎、流感。